北京一博士帶團隊7年研究“三農”問題



經過7年的持續調查研究,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一位博士和他的團隊完成瞭“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系列研究,並陸續出版瞭《新市民: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等6部專著。圖為該叢書出版座談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千龍網發

千龍網北京4月9日訊(記者 於振華)經過7年的持續調查研究,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一位博士和他的團隊完成瞭“新型城市化和城鄉廢塑膠原料|廢塑膠原料處理一體化”的系列研究,並陸續出版瞭《新市民: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等6部專著,為解決“三農”問題、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據“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叢書主筆、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英洪博士介紹,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此長期以來,自己始終把“三農”問題尤其是農民權利問題作為全部研究的重中之重,將農民權利放在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時代進程中去思考和研究。

自2010年至2017年,張英洪博士積極組織跨單位、跨專業、跨地域、跨年度的研究團隊,以超大型城市北京為主要研究基地,放眼全國,圍繞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這個主題,緊扣維護和發展農民權利這根主線,經過7年的持續調查研究,完成瞭“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系列研究。

自從2014年5月至今,該研究團隊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連續出版6部關於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系列研究,包括《新市民:北京市農民工市民化研究》《北京市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問題研究》《北京市新型城市化研究》《北京市城鄉發展一體化研究》《農民荒:北京市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問題研究》《北京市法治城市化研究》。這些成果為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維護和發展農民權利,提供瞭多視角的思考和政策建議。

國務院參事劉志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員趙樹凱,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葉裕民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小映出席瞭當天的叢書出版座談會並發言。

在談座談會上,各位專傢表示,城市化一頭連著農村,一頭連著城市,生動折射出一個國傢經濟社會動態變遷的激烈過程,是觀察和研究農民權利發展和社會結構變遷最為重要的窗口。張英洪博士及團隊歷時7年完成的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系列研究成果,為新時代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廢塑膠處理濾網|處理廢塑膠垃圾濾網策體系、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瞭比較鮮活的理論支持和前瞻性的政策建議,具有一定的可資借鑒的理論價值、政策價值和實踐價值。




新浪新聞公眾號

廢塑膠加工|廢塑膠處理工廠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arrow
arrow

    furfl200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